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服务项目

北徐村寻访寿宁寺

阅读次数:518次 2019-09-09

中新山西网8月17日电 据《山西日报》报道,在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省史志研究会会员、交城县史志研究会会长、地方文献史料研究馆馆长田瑞先生矢志追寻下,迷失千年的“五代皇陵”终显踪迹,五处陵园大致位置已经基本锁定在文水县北徐村到马村一带。

“五代皇陵”是武则天于天授初年易唐为周后,追尊其五代祖先为“成皇帝”“章敬皇帝”“昭安皇帝”“文穆皇帝”“高皇帝”所建的节陵、简陵、靖陵、永陵、昊陵等五陵。前四陵迷失已达千年,昊陵失之明末,而誉为“天下******碑”“攀龙台碑”的失落尤为历代史家之扼腕。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武则天研究之组成部分武氏“皇陵”的研究备受海内外关注。但据记者调查,迄今为止,前四陵的研究尚属空白。田瑞先生在编史修志之余,悉心收集整理有关“武陵”的文献史料,多次实地考察文水县由北至南的大小30多个村庄、5座山岭、两条大沟,收集整理了数以千计的地名、碑拓、残陶、断碑等珍贵文献、文化遗存,综合方言学、地名学、文物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终于将“五代皇陵”的大致范围锁定在文水县边山的五个区域。

目前,田瑞先生的研究成果《武周“五代皇陵”之研究》一文已经竣笔,全文4万余言,并集录了图片数十幅,其中部分为公开的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刘明亮吕继峰)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归义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武俭,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武华,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儿子

长子:代王李弘,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章怀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女儿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多年来,人们一直依据“因山作墓,穿足容棺”的史料记载将昊陵和攀龙台碑的位置设定于文水县南徐村西山脚下,但找寻多年,都未有任何发现。现今,根据南徐村2011年出土的唐代石狮、地质勘探及相关资料推断,对昊陵的位置有了全新的认知。

2011年冬,在我省文水县南徐村东地下13米出土一对唐代石狮,通高4.56米,重20吨。两座石狮一南一北,相隔约60米,坐西面东。经山西省考古所和多位考古专家认证,确认这对石狮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陵墓——昊陵的石狮。石狮采取蹲式,神态威武,具有唐陵石狮的明显特征。

依据出土石狮,结合当地地质地貌、相关史料及多年对攀龙台碑的勘探,我推断昊陵及攀龙台碑位于南徐村村东。

昊陵石狮出土地南徐村,位于吕梁市文水县城北5公里。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村内有初建于唐代、重建于宋金的一座女皇祀庙——则天圣母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昊陵为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陵墓。公元635年,武则天12岁,唐高祖驾崩,武士彟悲痛患病,呕血而亡,享年59岁,遗令归葬文水,因山作墓,穿足容棺,殓以时服。官造灵车送达故乡,朝廷委并州大都督李勣监护丧事,缘丧所用并令官给。在跟随唐高祖起兵的16位开国功臣之中,武士彟政绩较好,结局也较好。武则天称帝之后,于公元690年追封其父为“大周孝明高皇帝”,封其母为“大周孝明高皇后”。本年,改昊陵为攀龙台,公元693年加“无上”。

大足元年(701)十月,武则天驾幸长安,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长安”,就在当年给并州文水的父亲武士彟墓立了一通高大的“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十一月恢复长安含元殿为大明宫,次年又到长安办了四件大事。一是修复大雁塔;二是到法门寺供奉佛骨舍利;三是赦免狄仁杰、李敬业等人;四是于长安二年(702)正月给她母亲立就顺陵碑(望凤台碑)。

望凤台碑,由梁王武三思撰文,唐相王李旦书写,碑高6米,宽3.2米,刻文4300余字,加上碑首、碑座,通高在10米余,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大地震中断为多节,残碑碑文记载:杨氏于咸亨元年(670年)逝世后,武则天曾命大师备法,到并州文水昊陵迎武士彟的灵魂去陕西咸阳顺陵,举行迎魂合葬仪式,澄清了有些史书中关于武士彟与其妻葬于咸阳的错误说法,证明了武士彟葬于文水县的历史事实以及昊陵的存在,也是武则天701年给其父昊陵立碑的有力记载。

攀龙台碑(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后世又称武士彟碑,全文6700余字,碑高五丈,宽九尺,厚三尺。由宰相李峤撰文,唐相王李旦书写,比顺陵碑多了2300多字。顺陵碑高6米,攀龙台碑比其多一半,碑身应为9米左右,加上碑座2米,碑首2米,我个人认为攀龙台碑通高应在13米左右,村东正好可藏下。

有关昊陵位置历来多有论断——《攀龙台碑》记载:“唐高祖崩,帝奉讳号恸,因以成疾,呕血而崩。遗令归葬文水,因山为坟,穿足容棺。太宗闻帝崩状,悼久之曰,可谓忠孝之士,乃命史官书之。追赠礼部尚书,配食太上皇庙。官造灵车,送达故乡。仍委本州大都督英国公监护丧事,缘丧所须,并令官给。遣郎中一人,驰驿吊祭”。碑文中所说的“帝”是指武士彠,他临终前留下遗言,死后要回文水县安葬,并将墓地安置在山上。由此推断,武士彠的墓地是在文水县的山上。

《山西通志·金石记三》援引《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并州文水县太原王墓,在县西北十五里,即唐则天父士彠也,双阙与碑石存。”《太平寰宇记》为北宋太平兴国时期(976-984)乐史编著,可见当时攀龙台的遗迹仍然存在。

李峤在《攀龙台碑》中记载:“高阳贼历上飞来寇,帝从高祖击,丑虏大歼。军师凯旋,便过帝宅,乐饮经宿,恩情逾重。”又据《新唐书》记载:“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拜太原留守,击高阳贼历上飞于西河,破之。”彼时的西河,就是现在的汾阳市和孝义市,所述战役与《攀龙台碑》中所写都是同一件事情。文中所说的“帝”是指武士彠,可见其故乡是在本县的古官道旁边。

1974年,因永田渠漏水,位于文水县南徐村和中舍村西面的柏草沟官帽山脚下有一亩多地出现下沉和裂缝,人们多疑此地可能就是攀龙台的墓址。1985年,文水县曾邀请考古人员进行实地勘察,但未有定论。

柏草沟旁的官帽山,其形状酷似官帽,面临文峪河,依山傍水,确有龙盘虎踞之象。武士彠生前为工部尚书和荆州都督,死后又被送葬于故乡文水,因此选择此处作为墓地也是极有可能的。

基于此,多年来对于攀龙台的遗址所在,多有人认为应该是在南徐村柏草沟中的官帽山山脚下。早在唐宋元时期,南徐村在北徐村南寿宁寺一带,现村西有盘龙山,村南有龙泉沟,村北有石虎沟,也正应了青龙白虎方位之说。

据记载,宋元符年间,攀龙台在文水城县城(在旧城庄一带)西北十五里“双阙与碑石存”。明代记载(1403-1424)“其碑地埋一半,文字亦剥落”,离县城(现在的县城)正北十里。此记载表明,昊陵及攀龙台碑的位置在旧县城西北十五里、现县城正北十里的位置。

如昊陵及攀龙台碑在官帽山下,以碑文的“因山作墓,穿足容棺”即以官帽山为墓,出土石狮地距官帽山2000余米。依据唐陵园坐北面南的布局,出土石狮的地方为昊陵东门(青龙门),距官帽山2000米,那么西门(白虎门)亦应距官帽山2000余米(或稍偏,因是追封)。据此测算,北门(玄武门)应该还在北峪口附近,南门(朱雀门)应在文水县城一带,显然这一推断与历史记载相冲突,不可能在官帽山下。

武士彠去世时官至工部尚书,死后的陵墓不可能太大。公元690年,武则天追封其父为“大周孝明高皇帝”,并按皇帝规制重修陵墓,公元693年加“无上”。昊陵与陕西顺陵同时为父母亲所建,故陵寝的规模与布局亦应相似。

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太原王墓在文水县城西北15里处,由于宋朝时文水县城坐落在今天的旧城庄,按书中所指离旧城西北15里,新城正北10里,去寿宁寺3里的位置,应当是在南徐村村东一带。因为只有这个地方,才符合《太平寰宇记》和《攀龙台碑》所记载的方向和距离等说法。

依据史料记载,再根据南徐村地理状况、以及唐宋以来地质的变化、淤埋状况推断,只有南徐村东南与龙泉村的交界处才有可能藏有大碑。再结合南徐村保留至今的地名,北头是神堂会(神道北端),依次是马圈地(应属仗马)、北陵园(墓阙北)、南陵园(墓阙南),往南有地名:碑房地、石柱地、石通道口地、南石通道口地等。

另外,根据石狮的出土位置,结合对昊陵规模布局的推论,我个人认为《攀龙台碑》所载“遗令文水,因山作墓,穿足容棺”有误,或者说李峤所写文章有夸大之嫌。因为唐朝因山作墓始自唐太宗,碑文又书写于武则天承帝后,作为当时应景的话写入碑文也是有可能的。再者,一千多年前的南徐村东比现在要低十几米,往东有可能更低,在旧城处看现在的南徐村也确实在山坡上。

综上所述,我个人推断昊陵就在南徐村东、北至神堂会(中舍交界处)南至龙泉北,也正好在龙泉沟石虎沟之间,东至出土的一对石狮子,而那块史料记载中的“天下******碑”就在南徐村与龙泉村的交界地方,并且应该与顺陵碑极相似,而且碑首如果无损的话,应离地面不超过3米至5米。不妥之处,恳请商榷。(闫高峰)





















经幢基座














采访知情人士




又一处道光古井亭